倾诉,是缓解压力的较有效途径之一,虽然倾听者不一定能帮助解决问题,但倾诉能让人觉得舒服、放松。资料表明,爱唠叨和爱哭的人比不爱倾诉的人更健康。同学、朋友以及恋人等同龄人是毕业生们愿意倾诉的对象,但他们在面对就业压力带来的坏情绪时,却并不愿意与父母交流。相反,很多毕业生认为就业压力不只来源于社会,更来源于自己的家人。一些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就业表现出了过高的期望,把全家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当他们遭遇就业挫折的时候,则表现出过度的关切,总说不该这样不该那样,或者指责他们没出息等等。这一系列行为对已经承受巨大就业压力的毕业生们更是形成了一种刺激、一种伤害。调查显示,只有9.8%的人会父母倾诉压力。
事实上,来自于家庭的包容与关怀是缓解毕业生巨大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作为父母,应该停止自己过度关切的行为,更不能将旁人成功求职的例子挂在嘴边,而应该安慰仍在求职中的毕业生,让他们明白父母永远是坚强的后盾,积极与他们探讨解决问题的比较好方法,激励他们重建自信继续求职。
学生们需要就业心理辅导,这是无可置疑的。现在大多数高校都已经成立了心理辅导中心,配备心理辅导老师和设备,以便于同学们进行咨询。但根据调查,只有0.4%的人愿意与老师倾诉自己的压力,在得不到学生信任的前提下,学校就业心理辅导中心能起多大作用?
面对就业压力给毕业生们带来的种种身心不良反应,作为直接教育方的各大高校,应该承担起压力疏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责任。邹光宇会长建议:首先,要加强精神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特别是要消除以往社会对于精神问题的偏见,要让学生们意识到,如果他们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使得心理产生负面反应,其实就像患感冒、发烧一样的正常,只要正确面对,寻求合理方式解决,身心同样会恢复健康。其次,是要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排查。这种做法在国外的学校开展得较为成熟,通过此举,能及时发现心理状态出现异常的学生,并及时给予他们相应的辅导和治疗。现在我们的高校都设置了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但其实大部分还是处于等学生主动上门的状态,建议可以学习国外成熟经验,定期请每位学生都到咨询中心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并做好后续跟进,个别辅导、引导或者团体治疗,这是非常有效的预防自杀的措施。